|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0-0421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angel83024@gmail.com 8 years, 9 months ago

40085036I 應華104 林爭意 課堂心得

 

第一次聽到非洲華語教學的分享,非常新鮮!也帶給我很多新的啟發。

 

「非洲」這個地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我們要教導當地民眾華語這個第二語言,我們該如何下手,這部分是我們所不熟悉的。從進入應華系以來,聽到較多的案例多為歐美及亞洲國家居多,但非洲的背景知識一直都是很缺乏的。透過這次林校長的分享,讓我們知道原來有這樣一個機構默默在為當地的華語教育付出,而且和台灣緊密相繫。

 

如果有機會在應華系眾多實習機會中選出一個國家,我們會把非洲視為我們的首選嗎?雖然林校長提到非洲是目前全球最亟需華語教育的國家,但是需求和供給的量卻極度失衡,這部分從實習來看便不難得知,但這也是我們當局可以再做出改善的地方,釋出更多福利和誘因,讓資源流向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應華105 吳瑋庭  40107139E  課堂心得
之前的我並不知道非洲也有華語文教育,林雙福校長的分享讓我覺得非常特別、新鮮。沒想到華語文的能力將可能成為非洲小孩所仰賴、為自己加分的技能,原來非洲才是華語文教育真正需要的地區。

 


 

應華三 鄭嬿綸40085027i 課堂心得

因為華語熱,華語教學搭上了海外志工的列車。

 

林校長的分享與理念很豐富。非洲地區算是海外志工開發的新興地區,有因為中國公司的開發而讓當地人民興起想要學習華語的念頭。但這部分又讓我不禁想起前陣子甘比亞的斷交事件,雖然此事與史瓦濟蘭、南非無直接相關,但其實也讓我想到,在推行海外活動,因地制至宜之外,考量到風土名情與政治情態也是必要的。


4/21  課堂筆記  應華二 王健安 40185035I

 

1,林雙福分享 : 林先生曾去過越南、非洲教過華文

非洲可望是華文教育的潛力陸塊

在馬拉威文盲超過六成,當地人不懂英語,只會說當地土語

 

2,東南亞資訊:
緬甸通華語者居多,馬來西亞字典仿臺灣設計

 

非洲資訊:

史瓦濟蘭、南非共和國

慎防當地人敲詐

 

 (上網搜尋:ACC(佛光大學)、大象腳印)

 

3,第二節服務學習 :
地點: 漂排中興中學

 

 

=============

499850652 應華系 103級李蕙蘭

 

林雙福校長有關非洲華校現況

 

林雙福還未去非洲服務已經去過不少的地方教中文,例如:馬來西亞。

後來到非洲的馬拉威教授中文。林校長在演講中有提到非洲對華文一點認識都沒有,所以必須要用英文去解釋。因此到想要到當地教書必須要一定的英文程度。

馬拉威當地文盲率是6%~7%

非洲國家考試40及格

非洲小學年級是從一年級從八年級,一年分為三學期

學校環境設備惡劣,課室只有桌子,沒有椅子

雖然非洲大部分人對華文感到陌生,但是近來來有陸陸續續中國商人來到非洲投資,令當地居民意識到學習中文的重要性。

 

對林校長的演講心得

聽完林校長的演講後,很佩服林校長的毅力,對服務的堅持,讓我獲益不少。知道非洲當地華語教學的現況,到當地教書所遇上的困難,林校長也提到非洲海關對外地人徵受附加的過路費,可顯示出非洲政府貪污情況嚴重。因此,到當地教中文不只會遇上教學上的困難,還會遇上衛生、醫療、政府貪污的情況發生。對於我這些一直生活在生活富足的小朋友來講,去非洲當教師是一項人生的挑戰,也對林校長服務精神感到敬佩。

 


林雙福校長演講筆記應華105 李詠梅 40185032I
 

69年到胡志明市教書,後至馬來西亞吉隆坡、上海、緬甸、檳城、馬來西亞獨中等地教書

聽說能力尚可,但是寫作較有問題

 

非洲

一開始須以英文教學

每天約一至兩小時的華文課,進度慢

教育部編纂12冊教材,但是使用起來有困難,因為不符合各地學生使用

到美國教華語像是錦上添花

ACC慧禮法師,星雲法師派至非洲建寺廟宣揚佛法,到馬拉威這個最窮的國家弘揚佛法

「我寧願吃毒果實慢慢死掉,也不要現在就餓死。」→建立孤兒院,至今收容300多人

六成七沒有念過書,無法用英語溝通

注音和漢拚其實有很大的差別

台商英文程度很好,但是華商英文程度不好,所以他們會想學華語

一個月八萬塊V.S. 三、四萬

 


應華105王勻圻 40185031I

對於林校長所作的演講內容覺得有許多點滿認同的,但是對於非洲的華文教育需求我卻仍然再思考一些問題,對於文化上的需求來說非州基本上是偏低的,因為地區的華人少所以使用性也不會特別高;第再來是雖然華語可以成為一些非州小孩未來可以仰賴的求生技能,但是未來華人的貿易跟非州之間的連結究竟如何也難以預測,加上學生本身的母語可能不是英文,在只擁有負擔一份學費的情況下,學生學習華語就可能會成為一種賭注,而可能因此轉而投注在英語上。因此,雖然在非洲華語師資濕相對稀少的,但是需求的趨勢會是我們考量得重點,近年因為中國的崛起會稍稍看漲,但往後的變化就可能要多加留意了。

 

應華105 詹宗穎 40185040I

林雙福校長的演講其實讓我覺得中肯連連

真正需要學習中文的地區反而師資嚴重不足,反而是那些開發程度高的國家人滿為患

我想也許是環境上的問題吧,所以人們比較願意前往高度開發中國家進行華語文教學

而英語的確是我們現在應該要培植的能力,就如同校長所說,真正需要前往教學的是非洲等地區

而那裏大部分的語言有些用英文是可以進行溝通的,甚至在教學上更需要用英文來進行輔助解釋

甚至,不是美式英文就能有良好溝通,用英式英文可能才能符合當地的語言

而非洲是個文化複雜的國家,我們也知道非洲歷經幾次瓜分,甚至受到列強的統治過,因此在當地可能有些語言

是我們要前往前要好好研究研究。

而校長也跟我們提醒,在當地可能有些貪官汙吏,甚至會大剌剌的說沒錢還來非洲

那裏的官員普遍有著黑錢的情形,收錢才會辦事,因此要我們好好注意。

課堂筆記及心得

                                                                                                             40185008I 應華105 陳姵羽

課堂筆記

  1. 林雙福校長演講

‧海外華文教育困難點:

(1)   語言溝通上的困難(例如:非洲馬拉威就需要不斷以英文解釋輔助)

(2)   華文課時間太短,學生學習進度慢

‧緬甸教學情況:

(1)   教室用鐵網圍起,設備簡陋

(2)   師資取得困難:師資為高中成績好者→教小學→教初中→教高中

(3)   華文教育:以拼音和簡字為主

‧台灣教師到海外教學最大弱勢:英語聽說能力不佳

‧非洲:推行華語有誘因→學華語可到華商公司工作,待遇高,所以當地人對學華語的學習意願高

 

       2. 泰北志工分享:

Q:如何募款?

A:以增加企業曝光度為承諾,另製作感謝狀。找廟宇及基金會等比較有愛新的組織,募款成功的機會較大。另外要注意,要募款的話,有些公司要直接找其公關單位。

Q:服務學習方面如何引導及教學呢?

A:先跟他們建立服務心態的概念,以引導方式讓他們寫企劃書,像當初他們寫了一些簡單的企劃:幫媽媽打掃、舉辦村民卡拉OK等等。另外幫他們美化教室其實也是向他們傳達服務的概念。

Q:他們最需要什麼?

A:主要是華語書籍,還有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快樂,向他們傳播歡樂是最簡單也最有價值的。

Q: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A:像是當初在募集物資的時候,就會收到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像是大學的招生簡章等等,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所以也學習到要捐贈物資的時候也要看對方是否需要,而不是有目的的給物資或者當做回收垃圾的機會。

 

心得:我覺得這次泰北志工最讓我佩服的地方真的就是他們的服務精神,因為這份服務的精神,他們在募款、募集物資上面的成果都很令人驚訝,當然這是他們花很多心力付出的結果,真的由衷佩服他們!


 課堂心得

40023121L 應華三 104級 謝佳伶

對於非洲的華語教育我了解的不多,甚至可以說我對於整個非洲了解的不多,但是在林校長分享完後,多了一寫小認識,算是華語教育又多了一塊版圖。林校長分享致中提到當地高級官員會貪汙,各區都會有各區會遇到的困難,不去深入了解一地,是很難發展的,所以在前往他國任教前,應當多加研究當地情勢。


 

林雙福校長演說     (應華105級  吳品萱)

l   海外教學經歷:

胡志明市→馬來西亞吉隆坡→上海台商學校→緬甸→馬來西亞檳城台校→馬來西亞獨中→馬拉威

 

l   非洲才是真正該從是華文教育的地方,去歐美教中文是錦上添花。

l   非洲中文不好,須用英文翻譯,學習困境為只在學校上中文課,回家後並不用中文。

l   ACC(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是慧禮法師成立,到馬拉威弘揚佛法的時候(12年前)在當地成立孤兒院,現已有300孤兒。馬拉威文盲六成七,中英文都不太通 當地用土語,有溝通障礙,只能用簡單的英文。

l   ACC不要求學生一定要接受佛法,但校區吃素,佛教是近十幾年才有的。馬拉威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不勉強學生信佛。

l   馬拉威學生,一年三學期 學制八二二(台灣六三三),小學不用錢,中學需自費,一個學期700塊。

l   中緬邊界的國民黨遺軍,設備陽春,屋頂是鐵皮沒有圍牆,十分需要教師資源。優秀學生來台灣留學,以前是國家(中華民國)出錢,現在需自費但仍有補助。

l   馬來西亞華人素質高者會去歐洲留學,再來才是台灣。華文教學採漢語拼音和簡體字。簡體字典排序方式也是abcd,所以沒有部首概念。馬來西亞學生英文程度很好,台灣老師出去的弱點是英文聽和說的能力。

l   非洲(馬拉威)是英式英文。

l   非洲人學華語是有誘因的,中國現在在非洲大量投資,台灣華商英文程度遠好於中國華商,所以非洲人學華語許多是要去中國老闆公司上班或當翻譯。當地人學華語的欲望很高。

l   ACC非洲版圖:馬拉威(最早,)史瓦濟蘭,戴索托,南非共和國,莫三比克

l   現在遇到最大的困難:政府官員想分一杯羹、有些黑人喜歡騙人、因為太貧窮有些不一定那麼誠實、覺得跟外地人拿錢事應該的

l   以前經費大多由台灣來,現在馬來西亞資助的較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心得

 應華105 徐晧恩 40107229E

       在去年十一月下旬,家人和我參加 ACC(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在台北王朝大酒店所主辦的茶會,因此在那時已約略知道這個機構與成立目的。12年前,慧禮法師成立遠至馬拉威弘揚佛法馬拉威那裏文盲約有六成七,溝通語言通常多為地方土語,所以與外界溝通困難,因此想藉由教育來宣達佛法與傳統中國文化精隨。那次的茶會上,我看見許多的善心人士十分慈悲地捐款、給予當地所需要的物資或是認養那裏的小朋友。小朋友們在我們飲食期間表演他們所學習到的武術或是背頌的經典文集,如:弟子規等,這些帶給我的感動是十分地難以用筆墨予以形容,或許是因為資源缺乏,也或許是因為學習佛法,而相由心生表現他們最真誠的一面,是十分的可愛。學習佛法並非我們現在想得如此宗教化,這些都是在幫助我們學習如何在這世間處事應變,宗教其實是我們老祖先所留下來的教育,只是經過世代的變化而大眾對於這名詞有所認知錯誤。此次的課堂經驗分享中,讓我更加明白了非洲那裏的當地狀況,在外地從事工作本是會遇到困境,因此更加感受到慧禮法師為世間所散播的大愛與慈悲。

 

 


 

課堂心得        應華105 李依恬

 

聽完演講啟發我最深的就是台灣華文教師的英文能力還是不夠這一點,果然語言能力是需要時時刻刻練習、花時間去熟悉的啊。但是如果像林雙福校長所說非洲才是真正該從事華文教育的地方,台灣的華文教師就必須花多一點時間在英式英文的學習上呢!畢竟從小到大我們較常接觸到是美式英文。另外,我也想到既然非洲需要的是能用中文跟中國經商的人才,培養華文教師的時候也應該多一些專業項目(如:商用華文)的教師,這一點跟其他課的老師上課分享的內容不謀而合,也許就是未來的趨勢吧?

 

林雙福校長的經驗豐富,教學地點也不只限於一個地方,能聽到這樣多樣性的經驗,並得以比較不同地點對於所須華文教學的不同,真的是十分難得的一個經驗。


40185043I_應華105_翟慧蘭 課堂心得

 

我曾經在師大聽過一些關於華文教育的講座,大部分是在東南亞教華文,汶萊、新加坡、印尼等等。沒想到在非洲學校也有華語課,當我聽完這次的演講時,想到很多教學方式上的不同點,因為東南亞學生的華語能力不錯,老師可以用簡單的中文來教課,如果學生聽不懂,那可以用英文來上課。但是非洲人的英語是英式英語,學生可能會聽不太懂老師的英文發音,在教學方面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因為學生的程度不太好,必須要以英文解釋來讓學生了解,不然只能用一些圖畫或是照片教材來教課了。華文課時間太短,學生的學習進度慢,非洲的教育方面沒有很大的發展,華人不多,除了課堂時間之外,很少用到中文。所以如果想要在非洲教華文時,必須要先了解當地的教育狀況與環境,透過怎麼樣的方式來解決溝通上的問題,這次的演講讓我更加了解關於華文教育的一些知識,收穫很多。

 


 

課堂心得                                       應華103  499850200  柳怡瑄

 

    雖然我們是應華本科系的學生,但平常在課堂上或生活中比較常聽到老師或是學長姐們分享的教學經驗,大多都是在美國、德國、法國、或是東南亞的國家,非洲這一塊被提到的機率可說是少之又少。但這次很難得可以聽到在非洲實行華文教育相當資深的林雙福校長的分享,讓我們有機會能夠認識一個我們不甚熟悉、但其實也是一個滿需要華語教師的的地方,對於之後想從事華語文教育的人來說,這是一段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參考的內容。

   林校長的演講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他提到:他認為現在很多的華文教育都是在錦上添花。這不僅讓我想到,雖然我們大家都喜歡這樣,但往往能讓我們印象深刻、讓我們有所感動的,其實都還是雪中送炭的行為,而我相信在教育這方面也一樣,如果是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到非洲進行華文教育,除了是讓自己有一段更特別的經歷之外,相信也會為當地的學生帶來更多感動,而這些是在其他已經有相當多華文教師的地方所比不上的。

 


 

499850640_蔡碧瑜_應華103

 

據我所知, 學華語的地方遍布世界各地, 但非洲, 我可真得是第一次!

我有位朋友嫁給南非華裔, 她說那裡都是黑人土著, 而且人口很稀疏. 到非洲當志工真的是需要極大極大的勇氣!

但好在, 非洲可以用英語溝通, 一切事情瞬時變得簡單得多. 

聽過演講, 發現其是非洲真的很需要華文教學的志工隊. 熱衷於志工服務或華文教學的,不妨考慮非洲.

 

499850119  王于欣  應華103

 

林校長根據在馬拉威的華文教育經驗,提到一個我認為非常重要的觀念。華文的海外教育我們應該先了解當地需求的多少,就像極度需求的非洲、東南亞等。而大家一窩蜂地往美國或者歐洲跑,只是一種錦上添花。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非洲就是不夠深入理解。其實在我看來,他們的問題和我們較熟知的東南亞有些類似。貧窮、缺乏師資和學習資源。不過所幸根據林校長所言,當地叫沒有東南亞常見的排華運動,也因此華語的傳播會更容易。


499850183 周品君 應華103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提到的華文教育都是是主要在東南亞或是歐美地區,卻少有人談到非洲地區的需求。其實也是令我比較疑惑的是在非洲的華人數量以及需要華語教學的程度。不過林雙福校長算是解決的我的疑問另外也打破了我的盲點,教學本來就不分地區,只要當地的需求需要我們,我們的教學就是有用的。

不過我想大家對於非洲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普遍大家都認為去到非洲教學就必得要受苦,生活條件不佳等等問題。大家比較喜歡去生活條件相對較好的東北亞地區或是歐美等國,不過我覺得如果趁著年輕去都是很好的,可以多增加一點教學經驗,更好的是可以磨練心志,增加一點人生歷練,而且我們在做華語教學時也同時幫助到他們,這是一件很棒的事。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