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2-0505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陳嘉煒 10 years, 3 months ago

課堂心得  應華105  李孟儒

 

老師講到擺夷餐和雲滇一帶的料理的時候我很有感覺,雖然我不是那一帶的人,但是我家就住在桃園的龍岡。對於老師說的那些食物不只是熟悉啊~

可以說對於過橋米線、椒麻雞、豌豆粉、糯米粑粑....等食物可以說是從小到大的回憶吧。

我以前小時候對於這些食物沒有特別的感覺,不過在長大之後可以感覺到濃濃的異鄉的味道。也看得出來異鄉人在異地工作所付出的辛勞。我覺得幸好他們是在台灣這個對於各種文化都很包容而且又很愛美食的國家開這種異國料理的餐廳,不然其實在其他族群意識比較重的國家可能還做不下去呢!

還有啊~最近他們有辦一個米干節,就是各家店會把自家的壓箱寶拿出來請大家免費試吃,雖然每一家店的米干名稱都一樣,但是味道卻是各有各的特色呢!像是有些店家會加入紹子醬,有的店家還會因應台灣人的口味加入油蔥酥。

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去嘗嘗這些不同於台灣卻又與台灣緊密結合的異國料理。

 


課堂筆記與心得

應華105 40185006I 周巧蓁

      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緬甸街,其實之前便偶爾耳聞有緬甸街,可是一直沒有機會一探究竟,經過老師的講解以後讓我更認識緬甸街及緬甸的相關文化,也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可以探訪這個富有緬甸文化的街巷,嘗鮮體驗緬甸的風俗民情。

      《翁山蘇姬-以愛之名》之前有幸能過欣賞這部影片,觀賞完以後我覺得翁山蘇姬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女性,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帶著緬甸走向獨立,毅然決然地回到祖國緬甸開始進行政治行動,獲得了大多數議席,而軍方卻不願交出權力,當然也因此被軍方關注,軍方拆散翁山蘇姬的家庭,把她軟禁家中超過10年,並禁止她的丈夫和兩名兒子入境。因她家人的努力,翁山蘇姬成為第一個獲選諾貝爾和平獎的亞洲女性,但她和家人依然分隔兩地,未能親身出席和平獎頒獎禮,甚至無法看見丈夫去世前最後一面。種種事蹟,在看完電影以後我深深地感佩翁山蘇姬的堅持與勇氣,雖然過程中他有很多時候感到沮喪而難過,可是仍會重新振作,企望帶著緬甸人一起走向獨立,這樣的女性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之無愧!!!

 


影片觀後感分享 40085036I 應華104 林爭意

 

老師在課堂中提到的《以愛之名》這部電影,在老師之前所開授的「國際華語文教育」課程中放映過,那時觀影的心情只有震撼和感動。

 

這是我看過最好看的一部人物傳記電影,好看的地方是他清楚刻畫了處在文明、已開發社會的觀眾無法想像的畫面。處在緬甸動盪的政治環境,翁山蘇姬擁著過人的勇敢,不顧一切往前衝!她眼神流露的堅毅讓我非常動容,更感人的是她身邊的丈夫願意支持她的理想,願意拋下兒女私情,放手讓另一半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身為女性同胞,在看電影的同時我也一面在想:我能不能像她一樣勇敢、一樣奮不顧身去追求自己渴望的事情。

這個問題不妨也留給大家想想,無論性別,大家覺得自己能有這份勇敢嗎? 

會因為翁山蘇姬而改變自己,想要偶爾奮不顧身一下嗎?

 


 

 

課堂筆記  應華二 王健安 40185035I

5/5

 

1,緬甸主題

 

(1)60-70s 從緬甸回來的華人稱為「歸僑」

90年代後,稱為「緬甸人」

 

(2)起始:國民黨政府要求在緬甸的軍隊不能全部撤到台灣

於是部分軍人被迫隱姓埋名在緬北生活,一部分士兵來到台灣

之後其子女再來臺就讀

 

(3)在台緬甸人,在臺北建立緬甸街

 

(4)相關電影: 以愛之名、遠東之旅

 

2,澳洲華人社群

(1)台灣人較偏好居住布里斯本

香港華人較偏好雪梨

越南華人偏好住在墨爾本

馬來華人偏好柏斯(西澳大利亞)

 

(2)早期台灣開放技術移民至澳洲,後來90年代陸續有留學生移入澳洲 

(3)澳洲華人較其他國家更多元,有台灣華人、中國華人、香港華人、馬來華人等等。

------------------------------- 

499850652 應華系103級 李蕙蘭

 

老師在課堂上介紹一部影片叫做「以愛之名」,我看完以後帶來無限的感動。

 

電影內容:

翁山蘇姬,緬甸國父的女兒,她的父親翁山將軍在她兩歲時遭對手槍殺,變成不朽的神話。翁山蘇姬從小接受貴族教育,遊遍印度,英國,紐約,後來嫁給牛津大學教授,成為平凡幸福的家庭主婦。不過當她在廚房裡料理晚餐,或幫孩子縫製名牌時,緬甸街頭槍聲不斷,那個貧窮,專制,人權紀錄不堪聞問的故土離她越來越遠。她想家,卻離不開現在更幸福的生活。直到母親中風了,她飛回緬甸,目睹街頭血淋淋的屠殺事件,當年輕學子的血濺到她身上時,她震驚了,這些孩子,只比她的孩子大一點,卻拿著她父親的遺像,上街爭取民主,然後被子彈打穿身體,倒在路上死了,血流了滿地。身為國父之女,她為這個國家,又做了什麼呢? 命運之神給她兩條路:第一,母親過世後,她可以回到英國繼續安穩的家庭生活。或者,她要挑起身為父親女兒的責任,無愧身體流的血液,她要起而領導,要終止血腥暴力,完成父親遺願。

 

最後,國家的呼喚戰勝小我,她放棄了與丈夫廝守,看著兒子長大的幸福,她為千千萬萬人民的幸福奮鬥。翁山蘇姬成立國家民主聯盟,要求普選。曾經,軍隊拿槍抵著她的額頭,下令她離開集會現場,否則數到三要開槍,她優雅綻放粲然一笑,像一陣微風悠悠穿越指著她的長槍,軍隊震攝了,只能悻悻然離去。

 

緬甸軍政府無法除掉國父的女兒,只能把她囚禁在仰光大學路五十四號的洋房,希望緬甸人民,還有國際社會遺忘她。對一個女人來說,能折磨她最狠毒的方法,就是將她從一個美滿的家庭活生生抽離,讓一個妻子無法跟丈夫相聚,讓一個母親無法夜夜哄孩子入睡。緬甸軍政府用盡惡毒小手段考驗這家人,包括越洋電話三分鐘內無故斷線,斷絕家書往來,甚至取消兩個兒子的緬甸護照,讓他們不得入境。軍政府告訴她: 只要妳願意,隔天妳就可以重返自由世界,回去英國的家,但是條件是永遠不再踏進緬甸,翁山蘇姬拒絕了。這家人卻在分離的情況下,因為理念更加緊密。他們知道,自己的家庭要承擔思念的折磨,卻能點燃緬甸民主的火炬。盧貝松在電影裡讓楊紫瓊伴著BBC實況轉播那場她缺席的諾貝爾頒獎典禮,在家裡彈奏卡農,隨著音符緩緩揚起,電影不煽情,不憤怒,只有沉靜的理念,平和溫暖的愛。

 

丈夫麥可因為攝護腺癌過世前,翁山蘇姬做了痛苦的抉擇,放棄此生夫妻相見的最後一次機會,繼續留在仰光大學路五十四號的牢籠。夫妻兩人相信,為了換取今生今世緬甸的進步,這樣的犧牲又算什麼,讓我們看見真正的愛情,是支持,理解與成全。

 

 

 

 

 


課堂筆記及心得

         應華105陳姵羽

緬甸華人社會

  1. 與台灣社會接近,但台灣人普遍有輕視緬甸人的現象
  2. 台灣對緬甸人稱呼的改變:

1945~1950年代→外省人

1960~1970→歸僑

1990後→緬甸人

  1. 上緬甸:雲南人

     下緬甸:福建廣東人

  1. 緬甸北部最大華人聚落:曼德勒

心得:此次課堂介紹了很容易被忽略的緬甸華人。老師還提到,當地緬甸華人的身分認同問題,當地華人會覺得自己就是緬甸人,我覺得這無可厚非,人們會依自己生長的環境有不同的身分認同。另外,從台灣對緬甸華人稱呼的改變可以看出,台灣隨著時間演變對其排除在外的改變。

 


文章閱讀心得: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

應華105  40185016I  李依恬

 

一般認為,語言即是族群的象徵,將像台灣歷史中曾使用的「國語政策」一樣,希望藉由控制人民自由使用語言的權利,對人民進行控制,並將之視為對國家忠誠的表現。本文主要探討語言認同是否真的等於族群認同。文中提到語言的產出受到本身的語言符號,以及外在的社會、文化影響。所以反過來說,我們可以從說話者使用語言的的狀況反推出他所處社會、文化的樣貌。

本文是以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作為研究對象。捷克與多個國家接壤,各個國家使用的語言不盡相同,捷克受此影響,境內有許多不同的族群以及不同的語言使用情況。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捷克政府並沒有特意規定官方語言,或推行國語政策,所以我們可以自然的認為在捷克境內各個語言的地位是相等的。以世界角來看,德語的地位應該比捷克語高很多。照理說,在捷克境內的德語族群應該會認同自己母語,就像一般認為的情況一樣。然而根據筆者作的調查結果卻不是如此。在捷克境內的德語族群認同自己母語的比例十分的低,而且越年輕的人口認同母語的比例就越低。

這樣的情況就像海外華人的認同一樣。在捷克境內的德語族群就像身處海外的華人一樣,屬於當地的少數族群。所以就像文中學說提到的:「語言的產出除了受到語言本身因素的影響外,還會受到非語言學因素的牽制」在捷克境內的德語族群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並不將德語視為自己的母語。他們反而會將捷克語視為自己的母語,原因有「捷語為當地使用的語言」、「缺乏德語教學」也有「害怕被歧視」總而言之,捷克境內的德語族群並不向一般所認為的選擇德語作為自己的母語,他們語言的選擇視受到許多非語言因素所影響的。

雖然還不知道世界對德語的逐漸重視會不會影響到捷克境內德語族群的語言選擇,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德語族群為少數族群的這個事實深深的影響著他們的選擇。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台灣也有許多少數民族,如果我們還是單純的認為少數族群會因為對自己族群的認同而認同自己的母語就大錯特錯了。想要保存好少數族群的語言勢必讓該語言受到足夠的重視,如此一來才能提高語言使用者使用該語言的意願,否則語言缺乏人的使用就會成為死的語言,在社會中慢慢消失直到絕跡。


2014/05/05 課堂筆記心得、補充資料

應華105 黃湘淇 40185015I

 

在中南半島的各國邊境,有著需許多我們不甚熟悉的少數民族,傣族就是其中之一。傣族原稱為「泰族」,後也有人習慣稱之為「擺夷」。傣族主體位於中國境內,也有些村寨位於寮國、緬甸的北部。裡面還可以再依文化的不同,分為30幾種分類。他們主要以種植稻米維生,大多分布在雲南溪南的河谷平原,鄰近大盈江及瑞麗江。他們各族有各自的文字,由左至右書,由上而下書寫,均是源於印度的婆羅米字母。文化慶典上,各族有非常豐富舞蹈元素,有孔雀舞、象腳鼓舞、雙面鼓舞、魚舞、大鵬鳥舞、煩整、伊拉賀舞等等。

介紹到少數民族,也不能少了他們的美食。在這邊就大略的簡介雲南擺夷料理:

1. 香酥包料魚

2. 香酥竹蟲

3. 涼拌豌豆粉

4. 糯米粑粑

5. 傣味米干

6. 傣味粑粑絲

7. 牛肉趴呼湯

8. 酸木瓜雞湯

9. 五香烤傣鲤

 

傣族的料理口感酸辣,偏清淡,開胃,烹製時不勾芡,選菜也常有菌類、菜苔、昆蟲等特殊食材。

希望有機會也能夠到那裏體會少數民族的生活風情。


課堂心得 張詠怡 40106113E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在課堂中提到《以愛之名》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在當時上映的時候,就受到相當大的關注,因為它所牽涉的議題是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

對於翁山蘇姬這個名字我一點也不感到陌生,當時新聞曾經報導過關於翁山蘇姬的故事以及相關新聞事件,讓好奇的我對於這位特別的女性政治家非常感興趣,後

來,我看了這部電影,並將過往我對於翁山蘇姬的了解做一個整理,我認為它是一名非常偉大的女性,它為了提倡民主而奮力與當時的軍政府對抗,但軍方手段非常

強硬,將翁山蘇姬軟禁並拆散她的家庭,最後她才在2010年重獲自由,對於這件事情當時的新聞報導我有注意到,並且新聞的畫面依稀還在腦海裡停留,值得一提的是,

後來翁山蘇姬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這無非是對於她對政治的付出以及非暴力的提倡的一種肯定,對於這樣一名女政治家的作為,我感到深深的佩服,也期待緬甸在未來

能夠發展出新的一面。 

 


課堂筆記                       應華103  馬儷維   499850236

 

     這次課堂上老師提到泰國、緬甸、雲南菜。這些異國料理的背後沒想到有眾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首先提到緬甸和台灣的歷史。在第二次大戰國民黨派孫立人將軍到緬甸對抗日軍,當時打通雲南

到緬甸的道路。幾年後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有部的軍隊逃到緬甸,但當時緬甸在1948年獨立,

對此表示抗議。當時台灣派飛機來接回國民軍,但當時因為軍隊收到要「保持實力」的訊息,因此

留下最精銳的軍人。那些軍人跟當地的少數民族串通好,讓這些少數民族代替那批軍人回到台灣。

這段特別的歷史造成緬甸少數的民族來到台灣。

後來課堂後查詢到一些資料,了解從1949年第一批的緬甸華僑選擇定居中和南勢角華新街附近,

在那裏逐漸發展屬於他們的文化,形成現在的「緬甸街」。

 

另外課堂也提到「擺夷餐」由來,課後查到相關資料(註一):「『傣族』一般

稱為『擺夷』,居住在滇緬泰遼邊境,國共戰爭時,部份愛國志士,於滇緬邊界組

織救國軍,當時有許多傣族青年參與,1961年這一些國軍戰士與眷屬一行二百餘

人,遂轉進台灣屏東,經過整訓後,由行政院退輔會撥出仁愛鄉765公頃山坡地,

闢為農地,名曰「見睛農場」(即是今日的清境農場)擺夷就此定居於此,現今多

為擺夷族後裔。」擺夷餐在中壢、清境農場和台中龍崗都可以見到。

此外課堂聽到令我更加驚訝,關於「泰國菜」認知。在臺北到處可以見到泰國餐

廳,但是其實不是真正的泰國菜,而是「泰緬雲南菜」。這堂課聽到過去沒聽過的

歷史,認識過去一直住在台灣這片土地的不同族群,大開眼界。

 

(註一)

清晨的第一道曙光灑下 置身於青山綠水的清境農場面對嶄新的一天

文/楊玲秋整理報導 攝影/圖片取自於清境風光網站   2003/7/30

http://epaper.pccu.edu.tw/newsDetail.asp?NewsNo=3041

 

相關報導:

1.香港大紀元   <抗日軍神孫立人將軍>

文/藍培綱 圖/網絡圖片

http://www.epochtimes.com.hk/b5/9/2/25/96223.htm?p=all

 

2. 關於更多緬甸街的報導

百世教育雜誌   <台灣心  緬甸情>

攝影  蔡明原

http://psem.pai-shih.com.tw/contents174/contents174_6-1.asp




課堂筆記   應華106陳嘉煒 40285231I

我舉例緬甸華人在國家認同感方面的現象,存有誤區,儘管屬於小事,但因此而形成的一些“後果”,也委實不容忽視。中國國家漢辦外派至臘戌任漢語教師的一位張教授,對此感觸頗深,稱之為“緬甸華人對國家認同感的時空錯亂問題”。緬華人對緬甸沒有絲毫國家認同感”,我認為這是造成緬甸人民“反華情緒”高漲的根源之一。除此以外,“我國”應該改為“中國”,即便是針對華人,中國也只能是其“祖籍國”!在緬甸生長的華人,對“國家”的認同定位,應該是緬甸,而不是中國。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